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1988)

片名: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布拉格的春天、情陷布拉格、布拉格之戀)
年份:1988
原著: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同片名)
導演: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
主演: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蓮娜歐琳(Lena Olin)
IMDB:7.4
Rottentomatos:95%
評價:☆☆☆☆☆
短評:

這部戲很有名,在當時也是尺度不小的片子。不過,它,本該如此呈現。本作是一個探討文學與電影很好的例子。我正好是先看完米蘭昆德拉的原著小說再看電影的,而我認為,這樣的順序是無庸置疑的正確。另外,《布拉格的春天》是一個很差勁的翻譯,不能因為故事設定在「布拉格之春」的前後就這樣定名,原著的書名就是很好的翻譯了。

讀過原著,便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電影該呈現書中哪些必須的橋段,而這些橋段在電影的呈現上很可能會讓沒有看過原著的人看不大懂。另外,性愛場面的鏡頭不少,對於一般的大眾來說,可能會覺得太過over,但是,原著就是如此大旯旯地描寫,我自己的認為,電影還是不夠露股。

以茱麗葉畢諾許來飾演特麗莎是個成功的選角,和我腦海裡的特麗莎很接近─「天真、純潔、無邪」的角色;而丹尼爾‧戴‧路易斯所飾演的托馬斯和我想像的不太相同,但他把托馬斯習慣對女性放電的眼神演的活靈活現,也十分的帥氣;薩賓娜的角色更是選對人了,就是蓮娜歐林這樣的「風情萬種」的女人。

我認為這是一部很精彩的電影,刻劃了當時捷克人多面的生活情狀。但原著小說中有更多值得思考、想像的地方,配合電影的呈現,算是一份精緻的「藝文套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