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成人世界(Chappie)
年份:2015
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Neill Blomkamp)
IMDB:6.9(from 137,427 users)
Rottentomatos:31%(Fresh:56;Rotten:127)
主演:休·傑克曼(Hugh Jackman)
片長:120 min
評價:☆☆☆
《Chappie》,片名會翻成「成人世界」,或許會讓許多尚未看過電影的人產生困惑。然而,看過之後,便會了解到為何這樣翻譯。只要記得這裡的「成」是動詞就好了。大陸翻譯成:「超能查派」,這次走直譯路線、中規中矩。本片充斥血腥暴力,兒童不宜,又想要諷刺科技太過進步背後的隱憂。我認為,編劇在設想某些情節時,還太過天真了,使得片中有許多劇情會有點扯、牽強,最後反而變成爽片,感覺有點奇怪。2009年有部電影《第九禁區》(District 9),與這部《Chappie》可以配合著看。
片名:第九禁區(District 9)
年份:2009
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Neill Blomkamp)
IMDB:8.0(from 499,662 users)
Rottentomatos:90%(Fresh:261;Rotten:30)
主演:沙托·科普利(Sharlto Copley)
片長:112 min
評價:☆☆☆☆
《第九禁區》(District 9)是由魔戒三部曲的導演彼得‧傑克森所監製的外星科幻片,2009年上映,場景與今年的《Chappie》一樣選擇在南非約翰尼斯堡。本作在票房上及各大影評網站上都取得極大的成功,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0%,IMDB也維持在平均8.0以上的水準。外星人雖然長相醜陋,本性卻大多良善,而劇本上,也極大的諷刺人類的貪婪及野蠻本性,根本和外星人無法相比。不過西非大國─奈及利亞極度抵制這部電影,因為片中矮化奈國人,把他們描述成是充斥著犯罪、娼妓甚至是食人的蠻族。本作依然不太適合小朋友觀賞,血腥暴力鏡頭過多。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
片名: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年份:1939
導演:維克托·弗萊明(Victor Fleming)
監製:大衛·O·塞爾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
主演:費雯·麗(Vivien Leigh)、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奧莉薇亞·德·哈維蘭(Olivia de Havilland)
IMDB:8.2(197,672 users)
Rottentomatos:94%(Fresh:76;Rotten:5)
獎項:最佳影片獎等八項大獎
片長:238min
評價:☆☆☆☆☆
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Gone With the Wind》,中譯《亂世佳人》,我喜歡它的原意「隨風而逝」。而小說的中譯《飄》,也是很傳神的譯法,一個字就道盡了大時代(美國南北戰爭)的全部。
《飄》在1936年首次出版,由瑪格莉特‧米契爾夫人(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所寫,是一部愛情性質的大河小說,也是描述Scarlett O'Hara(中譯:郝思嘉)的成長史,中譯本的由傅東華所譯並定名。1937年小說獲得普立茲獎,很快被改編成電影,由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在1939年首度於英美各地上世、台灣則要到20年之後的1959年才有幸能一睹巨星風采。
本片中有四個重要的人物:郝思嘉(Scarlett O'Hara)、白瑞德(captain Rhett Butler)、衛希禮(Ashley Wilkes)及韓媚蘭(Melanie Hamilton)。當然還有其他角色,但這四位猶為重要,由於是討論電影,我盡量只談談演員詮釋電影所帶給我的感覺。
郝思嘉由費雯麗(Vivien Leigh)所飾演,她精確的演繹了郝思嘉性格裡認真直率、愛贈分明、喜好財富、女中豪傑、臨危不亂等元素,活脫脫就是小說裡那位堅韌的愛爾蘭裔女主人翁。Scarlett這個英文名字源自scarlet,原意是「腥紅色」,也引申出「淫蕩」之意,而郝思嘉近乎符合這個名字,但在當年電影還很保守的時代,費雯麗詮釋的郝思嘉符合道德標準,塑造一個成功優質的西方「新女性」。
郝思嘉的歡喜冤家白瑞德,則是被描述成一個極為慧黠、情感豐富、放蕩不羈的奇男子。由當代好萊塢知名影星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主演,他那豐富的表情,必備的八字鬍,快速沉穩且自信的語調都成為本作的經典。白瑞德本身這個角色就相當的有張力,他和一般的男人不同,行動來去自如,並不受於傳統婚姻的束縛,是西方「新男性」的代表。
衛希禮則是由萊斯利‧霍華德(Leslie Howard)主演,這個演員把衛希禮性格裡那種嚮往和平、愛好美德、缺乏勇氣的個性詮釋得當,衛希禮除了長的帥氣之外,似乎在角色上本身就是個悲劇,他從頭到尾沒什麼希望性,可塑性很低。然而萊斯利這個演員卻死於二戰時期的空難,生前留下了這部偉大的遺作。
韓媚蘭這個角色的飾演者目前還在人世,是屬一屬二的人瑞,她便是奧莉薇亞·德·哈維蘭(Olivia Mary de Havilland),目前99歲,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所詮釋的韓媚蘭是整部電影裡我最喜愛的角色,不只是韓媚蘭本身角色設定她那美好的品德與寬大的胸襟,奧莉薇亞的眉宇之間也都散發出一種溫柔氣息,就連不羈漢白瑞德都拜扶在她的腳下,何況是鍾情她的衛希禮。連一路妒忌她的斯嘉最後都願意為她赴湯蹈火。這樣的女人,夫復何求呢?
《亂世佳人》雖然是80多年前的電影,當年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在現在來看還是震撼人心的經典。編劇及監製大衛‧賽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的貢獻鉅大,隔年1940年與希區考克合作的電影《蝴蝶夢》(Rebecca)再度搶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這種連莊的記錄,電影史上空前絕後。我有幸比許多先人能夠一看彩色重製版,覺得十分幸運。(並不是說黑白電影不好,只是用另一個的角度去看。)
《亂世佳人》在電影中帶給我們許多經典的鏡頭,像是「長鏡頭」的利用,從遠處攝影鏡頭中的兩個人(郝思嘉和其父親相擁、撿拾塔拉莊園泥土的郝思嘉等等)。在台詞上,郝思嘉在塔拉莊園荒蕪時的黃昏特寫「As God is my witness, I'll never be hungry again.」(上帝為證,我和我的家人都將不再趕到飢餓),也成為許多觀影者一生都不會忘記的畫面。
「一切都隨戰爭而逝」,「風」就是「戰爭」的別名、「時間」的附庸。經典的好電影多半與戰爭及愛情相關,《亂世佳人》算是電影界中此類的頭號先鋒,也是地位屹立不搖的王者。
年份:1939
導演:維克托·弗萊明(Victor Fleming)
監製:大衛·O·塞爾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
主演:費雯·麗(Vivien Leigh)、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奧莉薇亞·德·哈維蘭(Olivia de Havilland)
IMDB:8.2(197,672 users)
Rottentomatos:94%(Fresh:76;Rotten:5)
獎項:最佳影片獎等八項大獎
片長:238min
評價:☆☆☆☆☆
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Gone With the Wind》,中譯《亂世佳人》,我喜歡它的原意「隨風而逝」。而小說的中譯《飄》,也是很傳神的譯法,一個字就道盡了大時代(美國南北戰爭)的全部。
《飄》在1936年首次出版,由瑪格莉特‧米契爾夫人(Margaret Munnerlyn Mitchell)所寫,是一部愛情性質的大河小說,也是描述Scarlett O'Hara(中譯:郝思嘉)的成長史,中譯本的由傅東華所譯並定名。1937年小說獲得普立茲獎,很快被改編成電影,由米高梅電影公司出品,在1939年首度於英美各地上世、台灣則要到20年之後的1959年才有幸能一睹巨星風采。
本片中有四個重要的人物:郝思嘉(Scarlett O'Hara)、白瑞德(captain Rhett Butler)、衛希禮(Ashley Wilkes)及韓媚蘭(Melanie Hamilton)。當然還有其他角色,但這四位猶為重要,由於是討論電影,我盡量只談談演員詮釋電影所帶給我的感覺。
郝思嘉由費雯麗(Vivien Leigh)所飾演,她精確的演繹了郝思嘉性格裡認真直率、愛贈分明、喜好財富、女中豪傑、臨危不亂等元素,活脫脫就是小說裡那位堅韌的愛爾蘭裔女主人翁。Scarlett這個英文名字源自scarlet,原意是「腥紅色」,也引申出「淫蕩」之意,而郝思嘉近乎符合這個名字,但在當年電影還很保守的時代,費雯麗詮釋的郝思嘉符合道德標準,塑造一個成功優質的西方「新女性」。
郝思嘉的歡喜冤家白瑞德,則是被描述成一個極為慧黠、情感豐富、放蕩不羈的奇男子。由當代好萊塢知名影星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主演,他那豐富的表情,必備的八字鬍,快速沉穩且自信的語調都成為本作的經典。白瑞德本身這個角色就相當的有張力,他和一般的男人不同,行動來去自如,並不受於傳統婚姻的束縛,是西方「新男性」的代表。
衛希禮則是由萊斯利‧霍華德(Leslie Howard)主演,這個演員把衛希禮性格裡那種嚮往和平、愛好美德、缺乏勇氣的個性詮釋得當,衛希禮除了長的帥氣之外,似乎在角色上本身就是個悲劇,他從頭到尾沒什麼希望性,可塑性很低。然而萊斯利這個演員卻死於二戰時期的空難,生前留下了這部偉大的遺作。
韓媚蘭這個角色的飾演者目前還在人世,是屬一屬二的人瑞,她便是奧莉薇亞·德·哈維蘭(Olivia Mary de Havilland),目前99歲,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所詮釋的韓媚蘭是整部電影裡我最喜愛的角色,不只是韓媚蘭本身角色設定她那美好的品德與寬大的胸襟,奧莉薇亞的眉宇之間也都散發出一種溫柔氣息,就連不羈漢白瑞德都拜扶在她的腳下,何況是鍾情她的衛希禮。連一路妒忌她的斯嘉最後都願意為她赴湯蹈火。這樣的女人,夫復何求呢?
《亂世佳人》雖然是80多年前的電影,當年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在現在來看還是震撼人心的經典。編劇及監製大衛‧賽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的貢獻鉅大,隔年1940年與希區考克合作的電影《蝴蝶夢》(Rebecca)再度搶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這種連莊的記錄,電影史上空前絕後。我有幸比許多先人能夠一看彩色重製版,覺得十分幸運。(並不是說黑白電影不好,只是用另一個的角度去看。)
《亂世佳人》在電影中帶給我們許多經典的鏡頭,像是「長鏡頭」的利用,從遠處攝影鏡頭中的兩個人(郝思嘉和其父親相擁、撿拾塔拉莊園泥土的郝思嘉等等)。在台詞上,郝思嘉在塔拉莊園荒蕪時的黃昏特寫「As God is my witness, I'll never be hungry again.」(上帝為證,我和我的家人都將不再趕到飢餓),也成為許多觀影者一生都不會忘記的畫面。
「一切都隨戰爭而逝」,「風」就是「戰爭」的別名、「時間」的附庸。經典的好電影多半與戰爭及愛情相關,《亂世佳人》算是電影界中此類的頭號先鋒,也是地位屹立不搖的王者。
標籤:
文藝愛情,
史詩,
美國,
電影(1980以前)
英倫情人(英:The English Patient,1996)
片名:英倫情人(英:The English Patient)
年份:1996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
主演: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Kristin Scott Thomas)、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柯林‧佛斯(Colin Firth)
IMDB:7.4(132,876 users)
Rottentomatos:84%(Fresh:64;Rotten:12)
獎項:第6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電影配樂、最佳音樂、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9項大獎
片長:162 min
評價:☆☆☆☆☆
有的時候真的要把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找出來看,才能了解當代優質電影的判定標準。
《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是1996年由英國憂鬱型男雷夫‧范恩斯及英國氣質女演員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出演男女主角。而法國魅力女星茱麗葉‧畢諾許出演女配角、達西先生柯林‧佛斯出演男配角。而最後茱麗葉‧畢諾許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本片則是獲得年度最佳電影。
這部電影會成功,我認為有幾個方面:
1.優秀的沙漠攝影場面
2.意義明確的時序變換及剪輯
3.男女主角及女配角近乎完美的演繹
4.反映戰爭對民族、個人、國家的影響
5.當然,好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愛情
6.編劇的成功,.除了愛情,還要是個悲劇
不得不說,我很喜歡女主角克莉絲汀,她的聲線非常地迷人,笑容也風情萬種。先前在2001年的電影《迷霧莊園》(Gosford Park)有看過她所演出的莊園女主人,但並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而在《英倫情人》之中,她散發一種典雅又勇敢、高貴又俱誘惑的迷人特質。
而男主角雷夫‧范恩斯,我只能說他真的演太好了,他完全就是一個憂鬱博學卻又壓抑情慾的考古學者。而在片中第一次與克莉絲汀接觸時,那種刻意營造的疏離感,完完全全就透露出了雷夫對她的一見鍾情。在之後命運的安排及女主角有意要留在他身邊的情境下,雷夫的演技就大爆發了(特別是第一次情慾來襲及破壞餐會的兩個橋段)。
女配角茱麗葉‧畢諾許的戰地護士角色,乍看之下像是特別為男主角雷夫所設計的,但是茱麗葉有著自己的過去,及對未來人生的迷茫,更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她所飾演的角色大多如此),她的戲分亦很吃重,卻不是很精彩。她成為男主角神秘際遇的聆聽者,最後為雷夫進行「朗讀」,成為一名送行者。
達西先生柯林‧佛斯是個戴綠帽的悲劇人物,這種人物倘若懦弱的話,往往容易被遺忘,他所飾演女主角的丈夫這個角色多半屬於這樣的描寫。影片中的「朗讀」,是克莉絲汀和雷夫的生死羈絆。雷夫在和克莉絲汀交往前所寫下的「K」開頭的詩句,那便是給Katharine的信物(及影片中的克立斯汀),這些「K」的詩句在命運的安排下陪著克莉絲汀走向生命的終結。而在終結之前克莉絲汀也留下了遺言給雷夫,那些文句,成為雷夫生命旅程的最後牽掛,當這些牽掛茱麗葉被讀出時,雷夫的生命便走向終結,因此,我把它視作「生死朗讀」。
2008年的電影《為愛朗讀》(The Reader),雷夫‧范恩斯再度擔綱男主角,他在電影中為女主角Hanna朗讀,而「朗讀」成為了電影的核心,也是整部片的關鍵。而《英倫情人》裡,茱麗葉‧畢諾許所飾演的戰地護士正好也叫Hana,兩個「漢娜」先後成為聆聽者和朗讀者,這或許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年份:1996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
主演: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Kristin Scott Thomas)、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柯林‧佛斯(Colin Firth)
IMDB:7.4(132,876 users)
Rottentomatos:84%(Fresh:64;Rotten:12)
獎項:第6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電影配樂、最佳音樂、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9項大獎
片長:162 min
評價:☆☆☆☆☆
有的時候真的要把年度奧斯卡最佳影片找出來看,才能了解當代優質電影的判定標準。
《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是1996年由英國憂鬱型男雷夫‧范恩斯及英國氣質女演員克莉絲汀‧史考特‧湯瑪斯出演男女主角。而法國魅力女星茱麗葉‧畢諾許出演女配角、達西先生柯林‧佛斯出演男配角。而最後茱麗葉‧畢諾許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本片則是獲得年度最佳電影。
這部電影會成功,我認為有幾個方面:
1.優秀的沙漠攝影場面
2.意義明確的時序變換及剪輯
3.男女主角及女配角近乎完美的演繹
4.反映戰爭對民族、個人、國家的影響
5.當然,好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愛情
6.編劇的成功,.除了愛情,還要是個悲劇
不得不說,我很喜歡女主角克莉絲汀,她的聲線非常地迷人,笑容也風情萬種。先前在2001年的電影《迷霧莊園》(Gosford Park)有看過她所演出的莊園女主人,但並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而在《英倫情人》之中,她散發一種典雅又勇敢、高貴又俱誘惑的迷人特質。
而男主角雷夫‧范恩斯,我只能說他真的演太好了,他完全就是一個憂鬱博學卻又壓抑情慾的考古學者。而在片中第一次與克莉絲汀接觸時,那種刻意營造的疏離感,完完全全就透露出了雷夫對她的一見鍾情。在之後命運的安排及女主角有意要留在他身邊的情境下,雷夫的演技就大爆發了(特別是第一次情慾來襲及破壞餐會的兩個橋段)。
女配角茱麗葉‧畢諾許的戰地護士角色,乍看之下像是特別為男主角雷夫所設計的,但是茱麗葉有著自己的過去,及對未來人生的迷茫,更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她所飾演的角色大多如此),她的戲分亦很吃重,卻不是很精彩。她成為男主角神秘際遇的聆聽者,最後為雷夫進行「朗讀」,成為一名送行者。
達西先生柯林‧佛斯是個戴綠帽的悲劇人物,這種人物倘若懦弱的話,往往容易被遺忘,他所飾演女主角的丈夫這個角色多半屬於這樣的描寫。影片中的「朗讀」,是克莉絲汀和雷夫的生死羈絆。雷夫在和克莉絲汀交往前所寫下的「K」開頭的詩句,那便是給Katharine的信物(及影片中的克立斯汀),這些「K」的詩句在命運的安排下陪著克莉絲汀走向生命的終結。而在終結之前克莉絲汀也留下了遺言給雷夫,那些文句,成為雷夫生命旅程的最後牽掛,當這些牽掛茱麗葉被讀出時,雷夫的生命便走向終結,因此,我把它視作「生死朗讀」。
2008年的電影《為愛朗讀》(The Reader),雷夫‧范恩斯再度擔綱男主角,他在電影中為女主角Hanna朗讀,而「朗讀」成為了電影的核心,也是整部片的關鍵。而《英倫情人》裡,茱麗葉‧畢諾許所飾演的戰地護士正好也叫Hana,兩個「漢娜」先後成為聆聽者和朗讀者,這或許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非常帥氣的雷夫‧范恩斯 |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追風箏的孩子 (The Kite Runner,2007)
片名:追風箏的孩子 (The Kite Runner)
年份:2007
導演:馬克·福斯特(Marc Forster)
IMDB:7.6(from 65,713 users)
Rottentomatos:66%(Fresh:112;Rotten:58)
獎項:第65屆金球獎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外語片提名;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提
名
片長:128 min
評價:☆☆☆☆☆
今天要構思頓了很久,寫了又刪,刪了又寫。這個故事帶給我的感受真的太多,同樣,也太沉重。看過小說或電影的朋友應該會想談談主角阿米爾或是哈山吧,尤其是哈山,他肯定讓不少觀眾流下眼淚!鏡頭到處,總是使人鼻酸。
這裡,我只想談談阿米爾的爸爸。
爸爸是個道德高尚的人,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採取寬容,不強迫孩子對未來出路的發展,雖然建議阿米爾成為醫生,但是尊重他選擇成為小說家的意願。在逃難喀布爾路途中時的見義勇為、為不公不義之事挺軀而出,那種捨我其誰的態勢令人為之動容。那一刻,他便是體現人性美那璀璨的光輝。阿米爾拜託他提親時,立馬答應並且執行,這種風範,使我感到非常驚訝,覺得擁有這種爸爸,真的是阿米爾幾世修來的福氣。
爸爸是阿富汗進步的代表,厭惡塔利班的程度應該與厭惡1979年曾入侵的蘇聯不相上下,蘇聯及塔利班執政至今的30年,阿富汗整體是再走倒退路。而79年之前的阿富汗,則是西方文化生根的進步期,進步便留滯在「爸爸」這樣逃離阿富汗的人之上,或是說,一起帶離阿富汗。爸爸心中最深處的秘密,反映了人性的黑暗面,在伊斯蘭世界是重罪......在許多國家卻已除罪化。然而,這個秘密,直接導致了阿米爾和哈山兩人一輩子不同的命運。
命運,這就是命運。
年份:2007
導演:馬克·福斯特(Marc Forster)
IMDB:7.6(from 65,713 users)
Rottentomatos:66%(Fresh:112;Rotten:58)
獎項:第65屆金球獎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外語片提名;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提
名
片長:128 min
評價:☆☆☆☆☆
今天要構思頓了很久,寫了又刪,刪了又寫。這個故事帶給我的感受真的太多,同樣,也太沉重。看過小說或電影的朋友應該會想談談主角阿米爾或是哈山吧,尤其是哈山,他肯定讓不少觀眾流下眼淚!鏡頭到處,總是使人鼻酸。
這裡,我只想談談阿米爾的爸爸。
爸爸是個道德高尚的人,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採取寬容,不強迫孩子對未來出路的發展,雖然建議阿米爾成為醫生,但是尊重他選擇成為小說家的意願。在逃難喀布爾路途中時的見義勇為、為不公不義之事挺軀而出,那種捨我其誰的態勢令人為之動容。那一刻,他便是體現人性美那璀璨的光輝。阿米爾拜託他提親時,立馬答應並且執行,這種風範,使我感到非常驚訝,覺得擁有這種爸爸,真的是阿米爾幾世修來的福氣。
爸爸是阿富汗進步的代表,厭惡塔利班的程度應該與厭惡1979年曾入侵的蘇聯不相上下,蘇聯及塔利班執政至今的30年,阿富汗整體是再走倒退路。而79年之前的阿富汗,則是西方文化生根的進步期,進步便留滯在「爸爸」這樣逃離阿富汗的人之上,或是說,一起帶離阿富汗。爸爸心中最深處的秘密,反映了人性的黑暗面,在伊斯蘭世界是重罪......在許多國家卻已除罪化。然而,這個秘密,直接導致了阿米爾和哈山兩人一輩子不同的命運。
命運,這就是命運。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七武士(英:Seven Samurai、日:七人の侍,1954)
年份:1954
導演:黑澤明(Akira Kurosawa)
主演:三船敏郎(Toshirô Mifune)、志村喬(Takashi Shimura)
IMDB:8.7(211,288 users)
Rottentomatos:100%(Fresh:57;Rotten:0)
獎項:威尼斯影展銀獅獎
片長:207 min
評價:☆☆☆☆☆
我認為,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看過黑澤明的電影,那會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黑澤明被尊稱「電影界的莎士比亞」(得名於喜歡改編莎士比亞的作品),我是從《七武士》(1954)開始了解的。有些人是從《生之慾》(1952)、從《羅生門》(1950)、從《德蘇烏札拉》(1975)、從《亂》(1985)等等。
不管從哪部入手都可以,挑片這種事,既要看緣份、也要看對片名的第一印象。反正我們已經知道潛規則,是視導演而去找電影。像黑澤明這樣的導演,感覺就等同阿爾弗雷德‧希區考克、史蒂芬‧史匹柏、馬丁‧史柯西斯‧法蘭西斯‧柯波拉、昆汀‧塔倫提諾、克林‧伊斯威特、伍迪‧艾倫、李安、大衛‧芬奇或是大衛‧林區。
《七武士》這部電影很長,是接近三個半小時的黑白片(花了我三個晚上看完),卻是張力十足,沒有什麼冷場的曠世傑作。整部電影在當時耗費1年多時間進行拍攝,拍攝過程因經費不足中斷幾次,但說什麼黑澤明導演都要咬著牙拍完,而本作空前的賣座,卻沒有賺錢,可想見耗資甚鉅。
我們可以看到導演黑澤明、及主演七武士頭領的志村喬、扮演野武士菊千代的三船敏郎這三位當時被稱作「鐵三角」的完美合作。黑澤明善用電影技法,我大致上說一說自己所看到的,如:愛森斯坦的蒙太奇、地平線式、搖鏡頭、多視角鏡、長短鏡頭變化、特寫、風雨的營造及適切及適時的配樂(旋律)。
暫且撇開志村喬不談(志村可以在《生之慾》去談他),三船敏郎似乎更值得一提。
三船是個非常有型的高帥大和健兒,在《七武士》裡他以誇張的演技詮釋菊千代,他能夠隨時隨地的入戲,將自己的精神貫注在菊千代這個丑角身上,菊千代有著不修邊幅的大鬍子、奇形怪狀的服裝和荒誕不稽的步伐,讓他與其他武士之間形成高度的反差,他是個能讓人發噱、也能使人流淚的要角。
好的電影如此有趣,可以談的太多。雖然我說的不多,在此也不想說太多,但我十分推薦,大家可以自己入手看看,保證不虛此行。(我想已經看過黑澤先生作品的朋友,沒有不嘆服的吧!)有外國評論家曾評論日本人是最喜愛本國電影的民族,我想這句話說的不為過,因為日本有個「黑澤天皇」,連我這個外國人都欣賞佩服。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為愛朗讀(The Reader,2008)
片名:為愛朗讀(The Reader)
年份:2008
導演:史蒂芬‧戴爾卓(Stephen Daldry)
主演: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大衛‧克羅斯(David Kross)
IMDB:7.6(174,937 users)
Rottentomatos:61%(Fresh:118;Rotten:47)
獎項: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凱特‧溫絲蕾)
片長:124 min
評價:☆☆☆☆☆
短評:
Kate Winslet主演,原劇本是由Bernhard Schlink在1995年所發表的小說《我願意為你朗讀》的作品改編,是部上乘的經典之作。
故事發生在二戰前後的德國,Michael Berg是本作中的男主角,年輕的時候由David Kross飾演、年長的時候則是Ralph Fiennes擔綱,而Kate Winslet飾演的Hanna Schmitz,年輕的時候整體來說的確非常「誘人」,年長的時候所畫的老妝也極為逼真。她把Hanna Schmitz詮釋的很到位,從她出場那刻到下台一鞠躬的那一刻,演技真的是沒話說,是讓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Ralph Fiennes在本作則是沒有安排什麼突出的戲分,而他的代表作是1996年的《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正巧《英倫情人》的重要劇情裡,也與「朗讀」有很大的關係。
本片加入味道頗重的「商業成分」,即「全裸演出」,這部分對於觀眾無疑是很大的福利,比重也剛剛好,大概是第一幕(影片前30分鐘左右)。不過,探討「道德」和「良心」似乎才是這部電影的主軸(第二幕及第三幕)。女主角Hanna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在遇到男主角之前的戰爭時期,她擔任集中營的守衛,而思想建構在工作和服從之上,使得她盡了守衛該盡的本分,因而作出了非人道的抉擇。在戰爭結束20年後,被指控犯下了殘忍的戰爭罪。她最後選擇了承擔一切,為了去保住她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秘密」。
Michael 是一個出身富裕家庭的男孩,在某次機緣下與善良的Hanna的邂逅後,進而與她開展了一場忘年之戀(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到Hanna的誘惑)。年長Michael二十歲左右的Hanna在電影中,看起來似乎是Michael性愛上的指導老師,而Michael則以「朗讀」(Reading)書籍給Hanna聽來博取她的好感。然而這樣的關係非常羅曼蒂克,也給了Michael充滿活力的青春期。但種種跡象顯示這樣的關係是不切實際,注定有一天會幻滅。果然,那一天到了,Hanna決定離開,留下Michael一人。傷心的Michael不得不回到家依靠父母親,沒有了Hanna的生活只剩下了讀書學習,他考入了法學院,開啟了第二幕。
第一幕是兩人相識相愛,第二幕就是法庭審判了。這是九年後的事,Michael再次遇上了Hanna,卻要面臨Hanna準備被判決的每一場法庭公審,在這樣的狀況下,Michael內心感道煎熬,知道自己不能去與Hanna相認,而且在聽證中,Michael因為自己的善良和懦弱沒有提出自己可以幫助Hanna減輕罪行的證據,注定只是個旁觀者的存在,Michael的教授當時看出了他的心事,也建議了他作好正確的決定,「不要再犯上個世代的錯誤(教授本身)」,Michael的決定導致了Hanna悲慘的後半生,但也埋下了他日後需要還清對於自己當初作這個決定的債。
雖然他成為了一名高社會地位的律師,也結婚生了一個女兒,然而,他心裡始終對Hanna放不下心,對她甚至有些愧疚,因此他婚後不久就與老婆離異了,而對女兒的態度也始終隔著一堵無形的牆,那便是Michael不能啟齒的秘密。不過的確,我相信編劇會給Michael的後半生作一件很特別的事,那便是「再次朗讀」。當Michael第一次用卡式錄音帶錄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帶小狗的女人》((The Lady with the Dog)),並寄給在獄中的Hanna時,那種戀愛的感覺又找回來了,他從一開始默默地付出,直到某一次Hanna親自寫信回覆他,他知道,在Hanna身上因他而發生奇特的改變了。
第一幕兩人談的是肌膚之親的戀愛,第三幕就是Hanna收到錄音帶的時期,兩人談的是沒有見面的柏拉圖式戀愛,非常具有文藝氣息和憂鬱性格的Michael不意外地勝任「朗讀者」的角色,他把所有的經典再次重讀一遍給Hanna,就像是回到第一幕一樣。而得到獄方通知Hanna即將出獄的一天,Michael被通知要去與Hanna相見,終於不可避免的一天,那是久違的重逢,他卻表現得十分淡然,因為他幾乎只care一件事─問到她對於自己的犯行是否有悔改的態度時,Michael對於Hanna的回答感到遺憾,只聽她說出了自己因他的關係,已經「克服了心底最羞恥的秘密」。結果在出獄前,Hanna選擇了自己的結局,也留給了Michael「想要的答案。」
Michael後來前往美國去尋找當時受到迫害的猶太倖存者Ilana,就是這位Ilana在戰後寫下了回憶錄,使得Hanna等人受到了指控而入獄。Michael給了Ilana一個小錫罐,並第一次的透露了自己與Hanna的關係,他希望能幫助Hanna傳達心意給Ilana,如果能夠求得原諒是再好不過的事。Ilana留下了錫罐,將裡頭的錢還給Michael,而兩人當下達成共識,要將錢捐助在「世界協助文盲基金會」(特別是猶太裔),Michael覺得將這筆錢這麼用,應該會是Hanna的心願。(有眼尖的網友觀察仔細:Ilana家中的那幀照片,照片中有一道明顯的紅色摺痕,將照片中的人物分成了兩半,剛好半黑半白。)影片最後,Michael打破藩籬,帶女兒到Hanna的墳墓去,給女兒說起自己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故事,這可能只能等到蓋棺論定之後才能說吧!
上天給了Michael一次讓Hanna能夠減輕罪行的機會,Michael卻在猶疑後選擇了讓Hanna承受生命之重,這個決定是否是一個錯誤?我想大部分的觀眾應該都和我一樣,認為是一個錯誤。Michael因為自己自以為的「不讓Hanna內心最深處的秘密曝光」,而選擇了隱匿了關鍵性證據,而默默地尊崇了Hanna的決定,而之後大費周章的「為愛朗讀」,不管怎麼看,這都是一個錯誤的決定。Michael如果當時夠清醒的話,不該讓Hanna蒙受她不應該承擔的罪行,只是他太過看中了Hanna內心的秘密,即「自卑」。他不想讓Hanna已經決定隱匿的「自卑」人盡皆知,於是用了大半時光錄音,去彌補他當時決定的代價,也造就了故事本身的淒美性。
其實電影中大量的說出了許多經典作品的某些句子,都很值得用心的觀眾去關注。最顯著的如荷馬史詩《奧德賽》(Odýsseia),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契訶夫的《帶小狗的女人》。
本片加入味道頗重的「商業成分」,即「全裸演出」,這部分對於觀眾無疑是很大的福利,比重也剛剛好,大概是第一幕(影片前30分鐘左右)。不過,探討「道德」和「良心」似乎才是這部電影的主軸(第二幕及第三幕)。女主角Hanna是一個很特別的人,在遇到男主角之前的戰爭時期,她擔任集中營的守衛,而思想建構在工作和服從之上,使得她盡了守衛該盡的本分,因而作出了非人道的抉擇。在戰爭結束20年後,被指控犯下了殘忍的戰爭罪。她最後選擇了承擔一切,為了去保住她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秘密」。
Michael 是一個出身富裕家庭的男孩,在某次機緣下與善良的Hanna的邂逅後,進而與她開展了一場忘年之戀(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到Hanna的誘惑)。年長Michael二十歲左右的Hanna在電影中,看起來似乎是Michael性愛上的指導老師,而Michael則以「朗讀」(Reading)書籍給Hanna聽來博取她的好感。然而這樣的關係非常羅曼蒂克,也給了Michael充滿活力的青春期。但種種跡象顯示這樣的關係是不切實際,注定有一天會幻滅。果然,那一天到了,Hanna決定離開,留下Michael一人。傷心的Michael不得不回到家依靠父母親,沒有了Hanna的生活只剩下了讀書學習,他考入了法學院,開啟了第二幕。
《The Reader》中主演的三位角色,年輕與年長哦Michael和從頭到尾都始終如一的Hanna |
第一幕是兩人相識相愛,第二幕就是法庭審判了。這是九年後的事,Michael再次遇上了Hanna,卻要面臨Hanna準備被判決的每一場法庭公審,在這樣的狀況下,Michael內心感道煎熬,知道自己不能去與Hanna相認,而且在聽證中,Michael因為自己的善良和懦弱沒有提出自己可以幫助Hanna減輕罪行的證據,注定只是個旁觀者的存在,Michael的教授當時看出了他的心事,也建議了他作好正確的決定,「不要再犯上個世代的錯誤(教授本身)」,Michael的決定導致了Hanna悲慘的後半生,但也埋下了他日後需要還清對於自己當初作這個決定的債。
雖然他成為了一名高社會地位的律師,也結婚生了一個女兒,然而,他心裡始終對Hanna放不下心,對她甚至有些愧疚,因此他婚後不久就與老婆離異了,而對女兒的態度也始終隔著一堵無形的牆,那便是Michael不能啟齒的秘密。不過的確,我相信編劇會給Michael的後半生作一件很特別的事,那便是「再次朗讀」。當Michael第一次用卡式錄音帶錄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帶小狗的女人》((The Lady with the Dog)),並寄給在獄中的Hanna時,那種戀愛的感覺又找回來了,他從一開始默默地付出,直到某一次Hanna親自寫信回覆他,他知道,在Hanna身上因他而發生奇特的改變了。
第一幕兩人談的是肌膚之親的戀愛,第三幕就是Hanna收到錄音帶的時期,兩人談的是沒有見面的柏拉圖式戀愛,非常具有文藝氣息和憂鬱性格的Michael不意外地勝任「朗讀者」的角色,他把所有的經典再次重讀一遍給Hanna,就像是回到第一幕一樣。而得到獄方通知Hanna即將出獄的一天,Michael被通知要去與Hanna相見,終於不可避免的一天,那是久違的重逢,他卻表現得十分淡然,因為他幾乎只care一件事─問到她對於自己的犯行是否有悔改的態度時,Michael對於Hanna的回答感到遺憾,只聽她說出了自己因他的關係,已經「克服了心底最羞恥的秘密」。結果在出獄前,Hanna選擇了自己的結局,也留給了Michael「想要的答案。」
Michael後來前往美國去尋找當時受到迫害的猶太倖存者Ilana,就是這位Ilana在戰後寫下了回憶錄,使得Hanna等人受到了指控而入獄。Michael給了Ilana一個小錫罐,並第一次的透露了自己與Hanna的關係,他希望能幫助Hanna傳達心意給Ilana,如果能夠求得原諒是再好不過的事。Ilana留下了錫罐,將裡頭的錢還給Michael,而兩人當下達成共識,要將錢捐助在「世界協助文盲基金會」(特別是猶太裔),Michael覺得將這筆錢這麼用,應該會是Hanna的心願。(有眼尖的網友觀察仔細:Ilana家中的那幀照片,照片中有一道明顯的紅色摺痕,將照片中的人物分成了兩半,剛好半黑半白。)影片最後,Michael打破藩籬,帶女兒到Hanna的墳墓去,給女兒說起自己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故事,這可能只能等到蓋棺論定之後才能說吧!
上天給了Michael一次讓Hanna能夠減輕罪行的機會,Michael卻在猶疑後選擇了讓Hanna承受生命之重,這個決定是否是一個錯誤?我想大部分的觀眾應該都和我一樣,認為是一個錯誤。Michael因為自己自以為的「不讓Hanna內心最深處的秘密曝光」,而選擇了隱匿了關鍵性證據,而默默地尊崇了Hanna的決定,而之後大費周章的「為愛朗讀」,不管怎麼看,這都是一個錯誤的決定。Michael如果當時夠清醒的話,不該讓Hanna蒙受她不應該承擔的罪行,只是他太過看中了Hanna內心的秘密,即「自卑」。他不想讓Hanna已經決定隱匿的「自卑」人盡皆知,於是用了大半時光錄音,去彌補他當時決定的代價,也造就了故事本身的淒美性。
其實電影中大量的說出了許多經典作品的某些句子,都很值得用心的觀眾去關注。最顯著的如荷馬史詩《奧德賽》(Odýsseia),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契訶夫的《帶小狗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