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猜火車(Trainspotting,1996)

片名:猜火車(Trainspotting)
年份:1996
《Trainspotting》的主角群
導演:Danny Boyle(丹尼‧鮑伊)
編劇:Irvine Welsh (厄文‧威爾許)、John Hodge(約翰‧霍奇)
主演:Ewan Mcgregor(伊旺‧麥奎格)、Ewen Bremner(艾文‧布萊納)、 Jonny Lee Miller (強尼‧李‧米勒)‧Kevin McKidd(凱文‧麥奇)‧Robert Carlyle(勞勃‧卡萊爾)、Kelly MacDonald (凱莉‧麥唐納)
片長:94min
IMDB:8.2(from 418,257 users)
Rottentomatos:89%(Fresh:67;Rotten:8)
評價:☆☆☆

短評:

有許多探討這部《Trainspotting》的影評,反映多半十分兩極,對於一部非主流電影來說,很正常;而我自己,是站在不太喜歡的那一面。同屬「黑色幽默」及「毒品」的電影,同期同質的我會更喜歡《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1994)的無厘頭混合黑幫風格。《Trainspotting》是英國電影、《Pulp Fiction》是美國電影,風格還是有差別。然而相同的是,這兩部電影都造成轟動,尤其《Trainspotting》給英國電影界投下一枚震撼彈。

《Trainspotting》的原著是由蘇格蘭作家Irvine Welsh的作品,而片名就取決於書中的某一個篇章,講述無所事事的年輕人進行「浪費生命」的遊戲,規則很簡單:猜測下一班火車幾點幾分進站、要開到哪裡去。然而,電影《Trainspotting》跟火車幾乎無關,主要都在探討「毒品之於年輕人」的問題。有許多影評會針對「世代」去作討論,包含「X世代」和「Y世代」。不過就我自己的觀點來看,管你是哪個世代,會去吸毒的人就會去吸毒,會接受次文化的人就是會接受......,至於要去探討歸納研究什麼的,在某種程度上,就像是一種「貼標籤」的行為,換個詞來說:「社會分化」。

我相信編劇及導演希望能藉由電影去反映毒品荼毒年輕人的現象及其可怕之處,所以拍得算是鉅細靡遺。然而,鉅細靡遺的畫面看太多,會覺得有些不舒服。不過導演用了超現實的「幻覺」去凸顯毒品施打後的特殊狀況、包含在骯髒無比的馬桶裡尋找栓塞、施打毒品後全身軟綿綿地像是陷入流沙之中、毒癮發作後看見小嬰兒倒爬在天花板上的畫面、對於任何一點聲響都極度敏感等等,這些地方都刻畫得很好。而電影裡的配樂也成為不少夜店舞廳的神曲,而道地的蘇格蘭腔,也成為本片的特色之一。

利用施打海洛英(Heroin)來逃避現實,是主角Mark(Ewan Mcgregor飾演)等人所選擇的生活,他們會這麼做,有太多的可能,但是一旦走錯路,要回頭都很難。反社會的思想,不喜歡秩序、嚮往紊亂,愛好當下的快感,這是他們所選擇的人生。然而,超級自私,為了自己爽而不擇手段、偷拐搶騙、「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要錢沒有,爛命一條」的思維卻是不值得鼓勵的。Mark是五個混蛋裡,最為天賦異稟的一位,他雖然最後戒了毒,重新找到一個體面的行業,但隨著劇情的發展,可以肯定,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蛋無誤。

我也想起了《養子不教誰之過》(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這部老電影,而電影的原文名稱就很適合用在這本作的這些爛小孩中,造反哪需要什麼藉口呢?而電影的中文名稱也可以用在本作中,養子不教誰之過呢?當然是養育者之過啊!而本作中的養育者,僅演出的是Mark的父母,從他們的日常生活和教導兒子的態度來看,兒子會有今天如此悲慘的狀況,並不是什麼很奇怪的事。要不是這位Mark長的很帥,他渾身頹廢,除了帥和痞之外,哪一點能吸引到那位高中女生Diane(Kelly MacDonald 飾演)呢?

會拍這樣的電影造成的社會輿論是毀譽參半。如果往正面的方向去看待這部電影,或許可以作為年輕人的「反毒教材」,使年輕人多少知道毒品是多麼的恐怖,會造成多少的社會問題等等。的確,教育孩子有多種方法與教材運用,然而這都取決於教導者的喜好不是嗎?導演用寫實的手法去刻畫一群年輕人的墮落,或許吧!對於某些教育者來說,這會是較為震撼或深刻的教材。

電影可以呈現任何文化、思想以及行為,但是頹廢腐化、淫靡暴力的內容看多了會容易麻痺大腦,產生「又沒有關係」、「反正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又不會犯法」、「你有什麼資格管我」之類的念頭,其實在自由主義社會中,這些行為及念頭都沒有錯,然而,有的人腦袋裡已經習慣頹廢、更甚者嚮往墮落,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對社會主流發出無聲的抗議,去證明自己的存在,覺得自己很酷,大多非常地自我中心,卻覺得這樣子的自己反正沒有害到別人,所以也無所謂吧!而批判他們的人,他們大多會這樣想:「你根本就是偽善啊,還敢來批評我,其實你骨子裡也跟我一樣壞,只是沒向我們一樣主動表現出來」。


Ewan Mcgregor(左二)、Jonny Lee Miller(左一)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最後的騎士 (Last Kinghts,2015)

海報主打皆是Morgan Freeman和Clive Owen
片名:最後的騎士 (Last Kinghts)
年份:2015
導演:Kazuaki Kiriya
主演:Clive Owen (克萊夫.歐文)、Morgan Freeman (摩根‧佛里曼)、Aksel Hennie(艾賽爾‧漢寧)
片長:115min
IMDB:6.2(from 15,632 users)
Rottentomatos:16%(Fresh:4;Rotten:21)
評價:☆☆☆

短評:

本作台灣地區好像沒有上映,所以沒有片名沒有被翻譯,這裡直接用《最後的騎士》。這種英雄主義類型的電影對於台灣觀眾來說已經有些Cliche,不過更主要的原因應該是「韓美兼制」,根據開眼電影網的簡介,韓國演員安聖基和樸詩妍皆有出演,而本片注重場景、特效大於邏輯及劇情的部分,也是韓系電影的特質。

韓系電影另外讓我想到一部《末日列車》(Snowpiercer,2013),故事上同屬「奇幻架空」,並注重場景和特效的營造。比較起來,《Snowpiecer》是典型的反烏托邦作品,給我的印象是充滿血腥和暴力,但是平均影評給的分數很高;《Last Knights》則是「多民族架空王國」,有反叛元素而沒有反烏托邦元素,平均給的分數頗低。我認為會有這樣的差異多半還是新鮮度的關係,而新鮮度高的片子,有時觀眾喜好參半;但Cliche的片子,只要有雄厚的資本,基本上大家都會拍。

我自己認為《Last Knights》的優缺點很明顯,優點如下:
1.復仇型的武打爽片
2.奇幻精美的場景、華麗帥氣的服裝打造

而可以是優點也可以是缺點的部分:
1.多種族王國
2.全部人都說英語

缺點的部分:
1.老套的劇情,容易讓人看破
2.沒什麼精心的設定或橋段
3.缺乏女主角
4.選角及角色設定太過刻意

我對Morgan Freeman這位重量級演員的演技並沒什麼意見,只是覺得讓他當一位位高權重的領主這樣的設定並不是很討喜,算是很牽強地去演。因為在我們傳統的觀念裡,一位黑人是不可能領導白人的,而在本作中,黑人、白人、黃種人全部融合在一起,種族在本作的王國中完全沒有「階級性」和「歧視性」,這或許是為了營造「人權進步」來當作賣點。但是,這樣的設定又讓人覺得很奇怪,因為很明顯就是刻意找Morgan Freeman來當卡司並且一定要嵌入韓籍演員的影片,這種大雜燴的設定我並不是很喜歡。

「復仇」有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沉得住氣,而在本作中亦然。雖然男主角commander Raiden (Clive Owen 飾演)在被迫殺死lord Bartok(Morgan Freeman飾演)之後,一直處於放棄自己、墮落無盡的狀態,但是依然可以看出他是利用「苦肉計」去偽裝,以騙過監視他的那位韓籍將軍,最後達到「瞞天過海」之效。而被復仇的對象minister Gezza mott(Aksel Hennie飾演)也好好扮演著貪生怕死、排除異己的壞蛋角色。也就是說,本作的故事主軸就是上演英雄復仇、殺死壞蛋的無趣劇情。

而片名定為《Last Knights》也是頗為奇怪,感覺是因為想不出一個好的片名,所以用了這樣的名稱,這個「Last」我認為看完本作之後,也體會不到有什麼意義。而「騎士精神」(Chivalry)似乎是本作的核心價值,基於「道義」,這群被放逐的騎士決定發動叛亂,用復仇的方式去恢復主君的名譽。本作的劇情容易使我聯想到日本江戶時代的「赤穗浪士」,詳情可見wiki「元祿赤穗事件」條目。在這件事上,「騎士道」與「武士道」便沒什麼差別了。我想,片名定為《Chivalry》,中文譯成《勇騎英烈記》也不錯(雖然這片名有些老氣就是)。

或許這部韓美合作的電影有想打造史詩電影的野心,但是就原創性、精彩性和劇情性而言,都無法達到水準,但是在場景、服裝及武打的設計,我認為則是達到中上的水平。要製作這種古裝電影,首先投入高額成本是必須的,否則根本無法達到視覺上的美感。要如何去呈現一個兼具獨特劇情和場景設計作品,是必須去好好思考的;但是獨特劇情可遇不可求,場景設計更需要大筆的資金的挹注。總而言之,營造一部優秀的史詩電影,兩者必須兼美。

題外話是,武打場面中,像是「迴轉斬」,在本作中就出現了兩次;服裝設計部分,有全黑的軍團勁裝及精緻的武器,真的很酷,可以說,如要製作以中古騎士、城堡攻略相關的電玩遊戲,設計部分可以參考、沿用或是直接與本作合作,推出電玩遊戲,可以打造類似《上古卷軸》(The Elder Scrolls)或是《刺客教條》(Assassin's Creed)般RPG的架空世界,或以《騎馬與砍殺》(Mount & Blade)這種不帶奇幻元素但省略RPG的設計也不是不可以。

Raiden所率領的第七軍團,他們的服裝不像傳統的騎士,倒像是一群重裝僱傭兵,扮相倒是挺帥氣的。














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盲(Blind,2014)

片名:盲(Blind)
海報以Ingrid全裸面對窗外的鏡頭為主打
年份:2014
導演:Eskil Vogt(艾斯基‧佛格)
編劇:Eskil Vogt(艾斯基‧佛格)
主演:Ellen Dorrit Petersen(艾倫‧多莉‧彼德森)、Henrik Rafaelsen(亨瑞克‧拉福森)、Vera Vitali(維拉‧維塔莉)
片長:96min
IMDB:7.1from 2,846 users)
Rottentomatos:100%(Fresh:25)
評價:☆☆☆☆

短評:

這部《Blind》是挪威電影,導演兼編劇是《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Oslo,31 august,2013)的Eskil Vogt(艾斯基‧佛格),由於並非主流商業電影,非線性的劇情也考驗著我觀影的能力。在寫這篇短評之前,先去爬蒐了其他部落客的文章,還好發現自己本來就理解了有8成左右,剩下2成應該是我的想像力和組織能力仍不夠豐富所致,幾位部落客分析得十分精彩,值得讚許。這裡我依然會提出自己的見解,後面也會附上覺得寫的不錯的連結。

首先,我認為「Blind」翻譯成「盲視」比「盲」要來的好(P.S.:盲視是大陸翻譯,反而這次的「盲」是台灣直譯)。「盲視」(Blindsight)是一種疾病的名稱,參考其醫學意義:「盲視是指某些人對視野中的某一塊區域視而不見的情況。 I型盲視的患者聲稱自己看不到任何東西,但是他們對這塊區域內物體的位置或者運動類型做出的判斷要遠遠高於隨機猜測。II型盲視不同,患者聲稱自己能夠感覺到的一些物體的運動信息,但是卻沒有視知覺。盲視是視皮層的某塊區域損傷造成的」、「大腦中的視覺信息處理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步驟。初級視皮層的損傷會導致相應視野區域的視覺缺失。視野中視覺缺失的區域,又叫做盲點,根據損傷範圍的不同而不同,可以很小,也可以大到整個半側視野。」(引自wiki)

我認為,本作的女主角Ingrid(英格麗)即是具有「盲視」特性的盲人。Ingrid的想像力及為豐富,雖然全盲,依然可以透過「盲視」能力去感知她的丈夫Morten(莫滕)的行為。然而「看不見」依舊是個殘酷的事實,在電影中發生在Morten的一切行為,包含與Elin和Einar的互動都是Ingrid自己所幻想出來的。

她有時把自己投射在Elin身上,讓Elin代替自己去與Morten開心地互動交往,然而當Morten發現Elin似乎看不見了的時候,Elin回答自己被雪塊擊中頭部,眼睛才會逐漸失明,Elin也細說自己眼中有某一塊區域變黑或是燈忽然滅了這種狀況,這是視野出現了視覺缺失,出現了盲點的狀況,最後盲點不斷擴大,直到全盲。(似乎就是以Elin的遭遇暗喻Ingrid自己全盲的歷程);而Ingrid也把Morten的角色投射到Einar身上,讓他具有「宅男」在家中看A片打手槍及偷窺的癖好,這反映出Ingrid對Morten最卑微的期待─自己滿足性需求而不外遇。而雖然這一切都只是Ingrid的幻想,但她卻是她以「盲視」能力對Morten最真實的感知。

她筆下的Einar雖是個有性癖與偷窺癖好的宅男(多半會被認為是個反社會的人),卻時時希望能夠追上社會的腳步(從挪威無差別殺人事件可以看出來)人,反映出他的善良,並時常幫助全盲的Elin,更沒趁機占她便宜;另外,Elin雖是一位已經離婚的母親,但她仍具有對異性的需求與渴望,渴望找到下一段穩定的關係,然而Elin卻被Ingrid設定成「失明」的狀態,很巧的是要在遇見Morten之後,並且和Morten發生關係,並懷孕,並被Morten始亂終棄,最後在party的橋段與Ingrid本尊合而為一。

當Elin變成Ingrid的時候,真相大白,讓觀眾知道這一切都是Ingrid筆下的幻想世界,然而有幾見事情是真實的:Ingrid懷孕了,Morten並沒有出軌;Einar是良善面的Morten、Elin是Ingrid的外在幻想投射、幻想中的Morten相對於Einar是陰暗面的Morten。在party事件之後,Morten也終於讓Ingrid知道自己並非是像Ingrid所想的那樣不負責任及無情無義,所以在最後的片段裡,Elin懷孕體挺著大肚子和女兒向遠方朝手,那個對像本應該是Einar,影片卻沒有照出他的鏡頭,其實,那個招手、平時都會給與幫助的人就是Morten。Ingrid最終讓原本醜陋、無異性緣、具焦慮症的Einar消失在鏡頭之外,就是代表了她對Morten的改觀。

電影將Morten演的像是一位只想拋棄Ingrid、並喜歡亂搞男女關係的人,然而,我們最後了解到那是Ingrid自己小說筆下風流且不具責任感的Morten而不是真實的Morten,真實的Morten緊緊守護著盲妻,卻無法理解為何她總喜歡寫這類煽情、性愛的小說,小說中的人物彼此關係緊密相連,卻不能給予它一個美好的結局。我認為這是Ingrid希望以小說諷刺現實的殘酷,對於全盲的Ingrid的來說,心裡本來就很可能趨於黑暗,於是自然地寫出人類同時具備犯賤、善變及矛盾的多面性。

電影藉由Ingrid的幻想之旅,並仔細探討一位盲女的複雜心境,讓她極富想像力,用創造出的角色代替她的雙眼,去重新體驗這個現實的世界,還好,最後的結局走向正向的道路。總的來說,Engrid的「盲視」便是是用「想像」去看世界,而這樣的「想像」雖然虛幻但卻又很真實,虛幻之中也一定會有「盲點」,需要由「導盲犬」來輔助,而這隻導盲犬,便是Ingrid的小說幻想世界,非要大費周折地親身走完一遭,才有突破盲點的可能。

Elin和Morten的一夜情橋段,從Elin的眼神之中透露著對這段關係的不確定與迷茫



部落連結:

Mr.闕小豪:《盲》看不見的
威力說電影:《盲》(Blind) | 看清的,不一定真實
Cari張婉兒:【2014台北電影節】盲 (Blind)
無碼客:你該多點幽默感:《盲》(Blind,2014)
香功堂:台北電影節《盲》:想像的救贖。
Caffeine.GN:《盲Blind》:封閉的是你的眼,還是你的心?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驅魔(The Exorcism of Emlily Rose,2005)

《The Exorcism of Emily Rose》海報
片名:驅魔(The Exorcism of Emlily Rose)
年份:2005
導演:史考特瑞德森(Scott Derrickson)
主演:Laura Linney(蘿拉‧琳妮)、Tom Wilkinson、Campbell Scott 、Jennifer Carpenter
片長:119 min
IMDB:6.7(from 86,930 users)
Rottentomatos:45%(Fresh:69;Rotten:86)
評價:☆☆☆☆☆

短評:

以驅魔為題材的電影,很少看到與法庭結合的,而這部〈The Exorcism of Emily Rose〉卻是一部滿成功的例子。影片開頭有告知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根據網友提供的資料顯示,原來的案例是德國巴伐利亞地區的一位少女,案情基本上相似。以我自己看過驅魔電影的經驗來說,2000年版本的《大法師》(The Exorcist)和2013年的《厲陰宅》(The Conjuring)加上這部2005年的《驅魔》都是不錯、讓人頗具印象的佳片。而本作之中表現中邪者Emily肢體扭曲僵硬片段與臉部猙獰的持續良久的演員Jennifer Carpenter,算是十分犧牲,但也看得出「肢僵」向《大法師》致敬、「臉部猙獰」影響了《厲陰宅》。

我認為喜愛觀賞法庭片的觀眾,這部《驅魔》是不可錯過的好電影,然而前提是要抵抗的了驚悚的片段(本作中不乏令人毛骨悚然的場景,但並非噁心或血腥)。身為被告辯護律師的女主角由Laura Linney飾演,替Tom Wikison飾演的神父辯護,立場為「宗教與超自然」她將女強人律師的角色發揮地淋漓盡至,而在角色設定中為懷疑論者,意味著對神鬼存在的懷疑,在幾次開庭的過程中,讓她對於超自然事件更為熟悉,但依然保持懷疑;原告委任律師則是由Campbell演出,立場則是「科學與醫學」,而律師本身雖為基督徒,卻視驅魔等行為為異端,主張神父的驅魔行為間接導致了Emily Rose的死亡。

開庭時,當雙方開始說明案子的細節,即由證人去回憶時,正巧把驅魔時的場景帶出來,之後又回到法庭中;然後休庭,尋找新的證人及證據,接著開庭,一部部抽絲剝繭,讓案件越來越明朗化。影片中有提到,「事實」只會有一個,但這個案子確存在著很多的「可能性」。故雙方律師再向陪審團強調自己的觀點時,各執己見,分別站在「事實」和「可能性」的立場極力去說服陪審團。然而,審判過程十分精采的激辯,雙方證人都各有論據,不分千秋。法官十分明理,陪審團也具有良心,使審判結果達成雙贏的局面,也讓民眾對於宗教更加產生興趣。

故事中附在Emily身上的六個惡魔的名稱分別是:Cain(該隱)Nero(尼祿)Judas(猶大)Legion(羅馬軍隊)Belial(彼列)Lucifer(路西法),分別代表著不同的罪孽,來頭也都不小,都是窮兇極惡的壞蛋。然而影片中也揭示了「人類不該妄言上帝已死」,因為上帝會用「惡魔」向世人展現自己的能力,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觀點,而聖經應該也有類似的說法。不過依據本片的邏輯來看,Emliy在驅魔失敗後,與上帝溝通過,在這樣的基礎下,Emily Rose這個角色也成為了「聖人」,因為在她身上體現了「神蹟」,她的被附魔,便是神(耶和華或是耶穌)的大能與旨意。在基督宗教學之中,這也一直是一個被研究及討論的例子。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愛的邊緣(the edge of love,2008)

片名:愛的邊緣(the edge of love)
古裝扮相算是用心之處
年份:2008
導演:約翰‧瑪耶巴厘(John Maybury)
主演: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席安娜米勒(Sienna Miller)、席尼莫菲(Cillian Murphy)
片長:110 min
IMDB:6.3(from 12,548 users)
Rottentomatos:35%(Fresh:20;Rotten:37)
評價:☆☆

短評:

本片是傳記式電影,主角是一位出生於威爾斯的詩人Dylan Thomas,在英國文學界來說有相當的地位,也找了一個和本尊很像的演員來飾演(沒什麼知名度的演員)。但是,說實在真的不怎麼好看,片長110分鐘,沒什麼高潮迭起的劇情,極度平庸的電影。導演雖然找了Keira Knightley和Sienna Miller兩位美女來扛大樑,不僅讓Keira Knightley在片中獻唱、Sienna Miller表演側翻,但,劇情編排是真的很無趣,沒有重點也沒有暴點,甚至還收錄了戰場血腥的畫面,在本作中以羅曼史為基調的色彩中,是個突兀的存在。

然而,電影中引用了許多Dylan Thomas所創作的詩句,那些詩句是真的很優美,不過一般民眾不會有太多共鳴,換句話說,「曲高和寡」。我認為導演的拍攝手法是個大問題。有許多傳記電影拍的很好,多偏向大眾且賣座的電影,甚至能引起風潮。而這部《The edge of love》電影名稱就偏向小眾,不用作者本名來命名,一整個把Dylan Thomas的角色定位的很奇怪,讓人看盡他的缺點,覺得這位詩人只會寫詩,其他事情一概無能,包括自私、小白臉、逃兵、嫉妒、好色等等。當然一位典型的詩人可以擁有這些特質無妨,但是影片拍得實在有些不倫不類,我真的覺得不好看,無奈只能給兩星。

電影宣傳海報上幾乎只出現兩位女主角,相對於來說,兩位男主角似乎就顯得不太重要,只能尊重導演和編劇的選擇。這兩個女人之中,飾演Dylan妻子Caitlin的Sienna Miller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位演員,她雖然不是那像Keira Knightley有那種古典美,但是在戲中可以表現地十分風情萬種,對頹喪失落的戲份也有不錯的詮釋。不過,以電影生涯來說,她演出的戲雖多,卻沒有什麼特別傑出的作品。昨天寫的那篇《雙面任務》(layer cake,2005),她就飾演一個很瞎的角色;而在《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2015)中,飾演狙擊手的妻子,坦白說也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倒是在本作之中,戲份吃重,有留下記憶點。

片中飾演Vera的Kiera Knightley,我認為吸引人的部分就是她軟而有力的英國腔,真的是很不錯,其餘戲份就有點「花瓶」了,而Vera是一個喜歡上有婦之夫的女人,這常常是一個悲劇行為,但她運氣很好,遇到了包容力很強的Caitlin,沒有互相較勁的場面,使得劇情整體十分平順啊(也可以說是沒什麼激情)!和其他Kiera主演的電影來看,這部絕對是遜色許多,同為傳記電影的《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2014),Kiera飾演一位天賦異秉的女數學家,其戲份雖沒有這部來的多,卻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飾演Vera的老公William,上戰場打仗的Cillian Murphy則是一個陰沉憂鬱的小生,他詮釋一位擁有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創傷性心理壓力症候群)的上校,退伍後的失落感加上「戴綠帽」的巷議讓他暴發出那種無力焦慮又憤恨的功擊行為,心境的詮釋還不錯,勉強算是本作的暴點吧。

探討傳記電影本身,Dylan Thomas享盡齊人之福,兩位女人也對他幾乎不離不棄,只能說這位詩人相當相當有魅力。觀眾多半希望傳記電影能原汁原味去呈現,又期待電影能帶來暴點和刺激,然而,赤裸裸地去批判Dylan的這種無趣又無能的生活似乎有些不公平,他要怎麼過他的生活是他的自由,最後也不過就活了短短39歲,身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那便是他存在的證明。私生活被本作放大檢視,我會覺得,無論他的作品再好,卻留給我一個爛人的印象。也就是這樣,我實在不知道導演和編劇到底是以什麼心態來拍攝Dylan Thomas和他的女人的,到底最終是要演繹詩人的羅曼史,還是僅僅要諷刺詩人的生活呢?。

Vera和Caitlin的友誼是本片裡比較值得探討的地方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雙面任務(Layer cake,2005)

片名:雙面任務(Layer cake)
黑幫老大Eddie的名言,其中包含片名"Layer Cake"。
年份:2005
導演:馬修‧范恩(Matthew Vaughn)
主演: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
片長:105 min
IMDB:7.4(from 122,890 users)
Rottentomatos:81%(Fresh:109;Rotten:26)
評價:☆☆☆

短評:

看到這部電影在IMDB還有爛番茄評價有這麼高,第一個念頭是覺得奇怪

先講這部電影我所看到的優點:讓人印象深刻的剪接。《Layer cake》運用了許多類似場景卻以特效轉換的剪接,可以肯定是十分優秀、新穎及傑出的。從片頭Daniel Craig自己以旁白方式讀出劇情,走過一片裝滿寫上「fuck」商品的場景,轉換到一家賣場;或是在吃飯、製毒、梳洗、嗑藥之類的鏡頭都有使用這種效果,這種「群集」式的出現,便會成為一步電影的特色。結尾的部分,有一部份的觀眾覺得很有趣或是很有意義,但我個人覺得很無聊,而且沒什麼意義,也猜得到。

而缺點在於:太過複雜及多樣化的角色,而且許多人物出場之後,卻沒什麼鏡頭,完全沒有重要性,片中雖然有解說人物關係:比方說一開始就介紹了Gene是誰、Morty又是誰等等(直到最後也沒有說主角的名字,官方名稱就是XXXX,所以以下就稱Daniel),卻難以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只知道都是一些壞蛋,而且這些壞蛋做壞事還表現得像是要拯救地球一樣。女人在本片絕非重點,不知道為何編劇不寫一個像樣的女性角色,像是《Layer cake》裡的女角設定大概是屬一屬二的蝦。影片整體呈現拍出了毒梟之間的黑吃黑,但並沒什麼血腥殘忍的鏡頭,槍殺、斬首、裸露等等鏡頭也都順水帶過而已,這些部分倒是沒有壓過劇情原本的風彩。

另外兩個缺點是影片欲呈現的重點凌亂、主角的定位也很奇怪,影片希望呈現毒梟的各個面向,但是這種做法只會讓電影看起來有種粗糙的感覺。而主角定位方面,Daniel Craig從頭到尾演起來活像是個窩囊角色,片中特別提到他很聰明,但是演得卻很愚笨。如果是《Godfather》中年輕的麥可‧柯里昂或是《Scarface》裡煞氣的Tony,都是黑幫角色詮釋得很好的例子。(雖然正巧舉的這兩個例子,都是由艾爾‧帕西諾(Al Pacino)主演的)。不過Daniel後來就被抓去當007了,最新一部《Spectre》也即將要上映了,只能說他後來要Man得多了。

電影名稱在片尾黑幫老大Eddie Temple向Daniel Craig講道理的時候才說出來,其實事先大概也猜得到。「Layer cake」(千層蛋糕)本身就是一個對於黑社會永無止盡醜陋貪婪的譬喻,只能說,編劇為了要讓電影有個特別的名稱,費心的寫出這樣一段話,也真是用心良苦了。而中文翻譯《雙面任務》也很缺乏水準,只能說譯者受到太過沒有中點的劇情影響,才會取這種片名吧!個人認為直譯《千層糕》都要來的好一點,起碼尊重編者,更不失原味。最後,我回去想想,為何爛番茄新鮮度高,可能是因為觀眾已經對英雄主義式的電影覺得乏味,因此像是Daniel這樣的一個半吊子角色的定位,給人一定程度的新鮮感吧!

★對了,有個疑問,電影海報上設計的"4"(A)和"倒3"(E)代表什麼含義?印象中《Seven》這部電影也把v換成"7",但很明顯指的是「七宗罪」,然而在《Layer cake》裡是什麼意涵,這我一時還想不出來。

這一篇寫得似乎是推崇本片的文章,這裡轉錄了一下:
http://pop-break.com/2011/11/30/lost-picture-show-layer-cake/
作者提到了最讓他難忘的鏡頭是Daniel和殺手Dragan的第一次手機通聯的對話,那裡的確是一個笑點,也是一個不錯的話術。(本片之中有不少話術、黑技巧等,也許會教壞觀眾,但是美國電影為了原汁原味呈現,時常這樣子做),我個人對於本片倒是沒有留下什麼特別印象深刻的地方,真的要說的話,就是很蝦的與誘人女角準備開房間的橋段,倒是用很幽默輕鬆的方式去帶過......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命運交錯(Changing Lanes,2002)

片名:命運交錯(Changing Lanes)
年份:2002
導演:羅傑‧米契爾(Roger Michell)
主演: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山繆‧傑克森(Samuel L. Jackson)
片長:98 min
IMDB:6.5(from 54,001 users)
Rottentomatos:77%(Fresh:116;Rotten:35)
評價:☆☆☆☆☆

短評:

這部片一開始的導向,感覺有種負向「蝴蝶效應」的感覺,不過看到結尾的時候,又「峰迴路轉」,電影思維導向正向,給了一個好的結局。看得出編劇的用心,但也有些刻意,有些觀眾也許不喜歡這麼刻意的手法,但是我個人覺得還不錯。

以下有雷:

故事圍繞在Gavin Banek(班‧艾佛列克飾演)和Doyle Glpson(山繆‧傑克森飾演)兩人身上,他們在某一個繁忙的早晨,雙方在趕往法庭的路上出了小車禍,Doyle的車暫時故障了,而身為律師的Gavin卻拋下他不管,逕自跑離了事故現場,孰不知他落下了關鍵文件,法官認為他今日若找不回那份文件,恐怕會面臨坐牢的風險。

知道大勢不妙的Gavin在離開法庭後,幸運地遇見了因為遲到而失去小孩探視權的Doyle,他向Doyle求救想知道他是否撿到那份文件,然而Gavin先前拋下Doyle的舉動,讓Doyle十分不滿,加上探視權的失去,更是一頭怪罪到Gavin上,於是頭也不回的逕自離去。之後,Gavin居然開始了一連串失控的報復行動,他用盡非法卑劣的手段,希望Doyle能夠屈服,並把文件安然無恙的交出來,然而,Doyle也不是省油的燈,也以牙還牙,設局讓Gavin出意外,讓他的車也在公路上拋錨。

當Gavin向其合夥人中岳父坦承他因為遺失了關鍵文件之事時,岳父居然請他偽造一份,包含Gavin的妻子也同意其父親的作法,希望讓這件訴訟案件能夠勝出。然而,在今日做盡壞事的Gavin居然遲遲不願意答應這項陰險的偽造計畫,他依然把希望放在Doyle身上,希望還是能讓「真的」文件上呈法庭。然而,Gavin做的最後一件錯事就是把Doyle的家庭關係弄得更為破碎,但當他目睹Doyle孩子們的失望和悲傷後,下定決心彌補自己今日的過錯。

最後,真正的文件雖然讓Doyle送回來了,Gavin的岳父卻已經上繳偽造的文件,法庭也等於收到原本該有的證據。但是,今日這兩人用盡全力傷害了彼此,結果卻似乎回到了原點,好像粉飾太平、等於一切都沒有發生一樣。這時的情況是:Doyle失去了家庭、Gavin幾乎丟了工作。還好良心戰勝了墮落,Gavin親自登門和Doyle的老婆解釋清楚,讓誤會冰釋、Doyle的家庭狀況回歸正軌,而自己打算把真正的文件上繳,讓法官斷決,並藉此保全自己的工作地位。

關於Doyle,他本來是一個酗酒者,也因為這一點,他的妻子和他離異,並帶走了小孩。但是Doyle經過懺悔,決心戒酒,在電影中的這一天更沒喝酒。他找了一位在分享會上認識的一位朋友談了今日的窘境,甚至表明了「就是因為今天沒喝酒,腦袋清楚,才會發生那麼多不好的事。」,但是朋友堅定地告訴他沒有喝酒才是對的,卻無法導正Doyle的自我迷惑。對於Doyle,沒喝酒應該是善的開始,卻好像是造化弄人。

我認為編劇能安排出這樣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值得鼓勵。以惡的起頭,卻重下善的果,過程是人的懺悔及自省,解藥則是「亡羊補牢」。而人生中不乏會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只是等待劇本被寫出而已。也有許多人對於一些小事件下了錯誤的決定,而最怕的是害人,展現出人性邪惡的一面,而人性嘛!同樣有其善的一面,Gavin和Doyle是很好的例子。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靈魂的重量(21 grams,2003)

片名:靈魂的重量(21 grams)
年份:2003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
主演:西恩潘(Sean Penn)、娜歐蜜懷茲(Naomi Watts)、夏綠蒂‧甘絲柏格(Charlotte Gainsbourg)、班尼西歐岱托羅(Benicio Del Toro)
片長:124 min
IMDB:7.7(from 174,716 users)
Rottentomatos:80%(Fresh:143;Rotten:35)
評價:☆☆☆☆

短評:

看到這位導演,大概會想起前不久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鳥人》吧!沒錯,這位Alejandro墨西哥大叔就是個鬼才導演,他在好萊塢導演的片子不多,但卻很有份量,又多十分特別(《Birdman》夠特別的了吧:D)。而這部《21 grams》的編劇其實在電影開始不久後,大概可以猜得出劇情的梗概,沒有神麼複雜性,只是Alejandro在電影裡用割裂式的手法來作影片剪接,使得劇情時序錯雜,我和某些觀者一樣,認為這種「蒙太奇再現」的手法是可以省去的。

《21 grams》光看電影名稱,就知道有人會死去。它以三個家庭為主線,由於命運的安排,讓三個家庭發生了巨變,而女主角Christina Peck可以說是面對殘酷命運的倖存者,Naomi Watts將一位母親的反應詮釋的很棒,在聽聞噩耗那一刻,一般的觀眾應該都會流淚吧!男主角則是Mr.River先生(Sean Penn飾演),由其太太Mary(Charlotte Gainsbourg飾演)口中得知,他是一位因為心臟問題即將死去(dieing)的人,然而,一件突如其來的器捐消息救了Mr.River一命,手術後,Mr.River似乎也變了另一個人......

Christina的家人因為意外死去了,而闖禍的人是誰呢?是第三個家庭的主人翁Jack Jordan先生(Benicio Del Toro飾演),他犯了一件現在社會新聞常會出現的事情─「撞死人」,也由於這種事情三不五時就會發生(多半為酒駕者),使我們對於家屬失去至親的悲痛似乎沒有那樣的深刻了。然而這部《21 grams》呈現了最真實的那一段經歷給我們看,讓人好好的去反省,隨時注意以免釀成遺憾。

面對至親之死、換心之緣與釀錯之罪,Christina、Mr.River、Mr.Jordan分別用不同的方式去面對人生,其中主動的關鍵人物是Mr.River,他的心情是很矛盾的,然而,基於「良心譴責」和醫生告知新的心臟也無法為他的生命延長很久之後,他知道必須去做一些很特別的事,就是找到捐贈者的家屬,也就是看看是否能為遺孤Christina作些什麼。然而,人生總是充滿意外,Mr.River愛上了Christina,甩掉了很愛她的妻子Mary,最後作出了想為Christina殺掉Mr.Jordan的決定,雖然他最後作了是一個更特別的決定......。

這部《21 grams》以字面上的含意是說,人死去後,身上會瞬間少去21克的重量,那便是「靈魂的重量」。然而,就電影想傳達的意念來說,我認為,這個重量將會轉移到事件關係人身上,重量則因角色而異,也因此,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是十分悲傷而沉重的。也有些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句話呼應,21克非常的「輕」,但它則會輕到讓人無法呼吸、不知該如何面對未來......

娜歐蜜懷茲的情感詮釋很優秀




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

惡夜追緝令(In the heat of the night,1967)

片名:《惡夜追緝令》(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年份:1967
導演:諾曼‧傑威森(Norman Jewison)
主演:薛尼‧鮑迪(Sidney Poitier)、洛‧史泰格(Rod Steiger)
片長:109 min
Rottentomatos:95%(Fresh:37;Rotten:2)
IMDB:8.0 (from 44,842 users)
獲獎:第40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Rod Steiger)、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音效
評價:☆☆☆☆☆

短評:

這是一部經典的黑色推理片,如果以日本推理的派別來分應當屬於本格推理,推理的案件本身並不驚悚,驚悚的部分在於種族歧視。按照字面翻譯為《炎熱的夜晚》、義譯來看則可為《惡夜追緝令》、《月黑風高殺人夜》。

事件發生於1960年代密西西比州,屬於南方州,為白人至上主義盛行地區。一日夜晚,來自賓夕法尼亞州,屬於北方州的高等刑事警官Virgil‧Tibbs(維吉爾,古羅馬詩人的名字)正巧路過此地。巧的是當晚正好發生一件不明殺人案,身為黑人的他坐在火車站的長椅上讀報,然而,當地警察來巡察時,立即將他當作是殺人嫌犯。

Virgil鎮定地向警長Gillespie表明自己的身分,並出視自己的證件。他的刑案專業知識,不得不讓Gillespie倚靠他的才能來破案,盡管他極度厭惡這個穿著西裝的黑人。電影之中,所有白種男人,包括警察、地痞流氓、嫌疑犯等人全部都惡性歧視男主角Virgil,甚至欲至其於死地,這種行為讓人觀之為之憤慨,畢竟這已經是1960年代,密西西比的州俗依然如此不堪。

Virgil的觀察入微、明查暗訪,這個謀殺案迅速又乾淨的破解了,然而,若根據庸才警長Gillespie的「調查」,有3個無辜的人可能會被定下死罪,在完全沒有足夠的證據和主觀的臆定之下,這種誇張的「刑警式判決」,不禁讓人想起以前的世界是有多少替死鬼及冤獄

隨著Virgil一步又一步的讓案情明朗化,Gillespie的態度很快地再轉變,最後要送Virgil上火車時,還主動替其提行李,這便是電影希望傳達給人們的良善意義,即化解歧視、與非白皮膚種族和睦共存等等。在現在的電影或電視劇中,黑人常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很多甚至位居高官、享有高權力。飾演Virgil的Sidney Poitier為黑人拿下了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影帝,是1963年的《原野百合花》(Lilies of the Field),也是美國黑人人權的指標之一。這種情況,還包括廣為人知的現任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這首曲目由作曲家昆西‧瓊斯(Quincy Jones II)所作,由雷‧查爾斯(Ray Charles)所演唱。Ray渾厚又富有爵士性的嗓音與本片的背景相輔相成,讓人難以忘懷。最佳剪輯部分,欲找來一看者,請注意片頭(即Ray開時演唱In the heat of the night的時候)及片尾的剪輯,以當時的技術水準來說,算是上乘的。我看的是應該是原版(接近120分鐘),而我推測當時台灣的版本剪掉了不少鏡頭,讓影片片長大約在90~100分鐘左右。

順便一提,本年度有許多好片,包括《邦妮和克萊德》、《畢業生》、《鐵窗喋血》、《猜猜誰來吃晚餐》等等。



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太陽浩劫(Sunshine,2007)

片名:太陽浩劫(Sunshine)
年份:2007
導演:Danny Boyle(丹尼‧鮑伊)
演員:Chris Evans(克里斯‧伊凡)、Cillian Murphy (席尼‧墨菲)、Hiroyuki Sanada(真田廣之)、Michelle Yeoh(楊紫瓊)
片長:107 min
IMDB:7.3(from 173,067 users)
Rottentomatos:76%(Fresh:124;Rotten:40)
評價:☆☆☆☆☆

短評:

《Sunshine》是一部值得好好思考的科幻之作,編劇以「瀕死的太陽」為時空背景,指出當人類失去太陽的同時,也是地球即將滅亡之刻。再以「人類拯救人類」為目標,製造出一顆欲讓太陽再度爆炸以新生的高爆彈,並啟動太空任務,攜帶炸彈接近瀕死太陽,最後將其投入其之中,讓其復活,使地球重獲陽光。而這個炸彈的製作已然耗盡地球上的核能原料,在此之前,拯救任務已經失敗過一次,因此,這一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樣的設定也為劇情帶來的不少精彩可期的地方。

電影場景全權以太空為主,一艘巨大又奇形怪狀的太空艦艇、十支手指頭可以數出來的組員,讓看過《異形》(Alien,1979)的人會想起那艘「賽巴斯托波爾」號。在《Sunshine》裡,這艘太空艦艇,同時也是人空智慧的"Icarus"(伊卡洛斯),命名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墜落天使」。神話裡伊卡洛斯飛得太高,翅膀被太陽熔毀而墜入海中,電影以Icarus替太空船命名,透露出他們的悲慘結局,即「熔毀」與「折翼」。這個人工智慧也讓我想起經典老片《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年的那部哈兒(HAL 9000)。

看完第一遍《Sunshine》之後,會有想再看一次的感覺,會想把整個劇情再了解一次。整個去了解這個拯救人類任務的始末。電影並沒有典型的美國英雄主義,《Sunshine》是英國電影,物理學家Capa之所以成為男主角,在於只有他擁有「投彈」的技術,由於任務必須完成,他就必須活著撐到任務達成為止。在本作中,反而是以「犧牲」為本質,「一己之牲,拯救萬人」幾乎是太空組員們的核心價值,但依然可以在劇情的演進中,看到人們「自私」的本性。

《Sunshine》能成為一部好看的電影,很重要的元素在於「危難不斷出現,組員不斷犧牲」。這都會讓觀眾很想知道接下來的任務要如何去完成,喜歡跟著冒險的觀眾,在看電影時,彷彿身歷其境。而本作中並沒有那種為了戲劇效果而不合常理的橋段,除了那位大反派「追跡者」(Tracker)的設定不太合理讓我有些意見外,其餘組員的行動及犯錯都在常理之內。不過,我可以了解編劇和導演想用「追跡者的獵殺」來增加電影的恐懼成分,那也是一個典型的、希望可以更加賣作的常用科幻電影元素。不過這位Tracker的理念及思想並沒有對錯,只是立場不同,但他的行為太過瘋狂,毀滅性的性格最終導致悲劇。總的來說,本片值得科幻迷好好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