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雙面任務(Layer cake,2005)

片名:雙面任務(Layer cake)
黑幫老大Eddie的名言,其中包含片名"Layer Cake"。
年份:2005
導演:馬修‧范恩(Matthew Vaughn)
主演: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
片長:105 min
IMDB:7.4(from 122,890 users)
Rottentomatos:81%(Fresh:109;Rotten:26)
評價:☆☆☆

短評:

看到這部電影在IMDB還有爛番茄評價有這麼高,第一個念頭是覺得奇怪

先講這部電影我所看到的優點:讓人印象深刻的剪接。《Layer cake》運用了許多類似場景卻以特效轉換的剪接,可以肯定是十分優秀、新穎及傑出的。從片頭Daniel Craig自己以旁白方式讀出劇情,走過一片裝滿寫上「fuck」商品的場景,轉換到一家賣場;或是在吃飯、製毒、梳洗、嗑藥之類的鏡頭都有使用這種效果,這種「群集」式的出現,便會成為一步電影的特色。結尾的部分,有一部份的觀眾覺得很有趣或是很有意義,但我個人覺得很無聊,而且沒什麼意義,也猜得到。

而缺點在於:太過複雜及多樣化的角色,而且許多人物出場之後,卻沒什麼鏡頭,完全沒有重要性,片中雖然有解說人物關係:比方說一開始就介紹了Gene是誰、Morty又是誰等等(直到最後也沒有說主角的名字,官方名稱就是XXXX,所以以下就稱Daniel),卻難以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只知道都是一些壞蛋,而且這些壞蛋做壞事還表現得像是要拯救地球一樣。女人在本片絕非重點,不知道為何編劇不寫一個像樣的女性角色,像是《Layer cake》裡的女角設定大概是屬一屬二的蝦。影片整體呈現拍出了毒梟之間的黑吃黑,但並沒什麼血腥殘忍的鏡頭,槍殺、斬首、裸露等等鏡頭也都順水帶過而已,這些部分倒是沒有壓過劇情原本的風彩。

另外兩個缺點是影片欲呈現的重點凌亂、主角的定位也很奇怪,影片希望呈現毒梟的各個面向,但是這種做法只會讓電影看起來有種粗糙的感覺。而主角定位方面,Daniel Craig從頭到尾演起來活像是個窩囊角色,片中特別提到他很聰明,但是演得卻很愚笨。如果是《Godfather》中年輕的麥可‧柯里昂或是《Scarface》裡煞氣的Tony,都是黑幫角色詮釋得很好的例子。(雖然正巧舉的這兩個例子,都是由艾爾‧帕西諾(Al Pacino)主演的)。不過Daniel後來就被抓去當007了,最新一部《Spectre》也即將要上映了,只能說他後來要Man得多了。

電影名稱在片尾黑幫老大Eddie Temple向Daniel Craig講道理的時候才說出來,其實事先大概也猜得到。「Layer cake」(千層蛋糕)本身就是一個對於黑社會永無止盡醜陋貪婪的譬喻,只能說,編劇為了要讓電影有個特別的名稱,費心的寫出這樣一段話,也真是用心良苦了。而中文翻譯《雙面任務》也很缺乏水準,只能說譯者受到太過沒有中點的劇情影響,才會取這種片名吧!個人認為直譯《千層糕》都要來的好一點,起碼尊重編者,更不失原味。最後,我回去想想,為何爛番茄新鮮度高,可能是因為觀眾已經對英雄主義式的電影覺得乏味,因此像是Daniel這樣的一個半吊子角色的定位,給人一定程度的新鮮感吧!

★對了,有個疑問,電影海報上設計的"4"(A)和"倒3"(E)代表什麼含義?印象中《Seven》這部電影也把v換成"7",但很明顯指的是「七宗罪」,然而在《Layer cake》裡是什麼意涵,這我一時還想不出來。

這一篇寫得似乎是推崇本片的文章,這裡轉錄了一下:
http://pop-break.com/2011/11/30/lost-picture-show-layer-cake/
作者提到了最讓他難忘的鏡頭是Daniel和殺手Dragan的第一次手機通聯的對話,那裡的確是一個笑點,也是一個不錯的話術。(本片之中有不少話術、黑技巧等,也許會教壞觀眾,但是美國電影為了原汁原味呈現,時常這樣子做),我個人對於本片倒是沒有留下什麼特別印象深刻的地方,真的要說的話,就是很蝦的與誘人女角準備開房間的橋段,倒是用很幽默輕鬆的方式去帶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